當今世界,國際格局深刻變化,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國際地位上升。這引發(fā)了一些西方學者對國際秩序和大國關系前景的焦慮。例如,美國有學者提出,作為崛起大國的中國如果主動示強而不是示弱,中美關系就會落入“修昔底德陷阱”;如果中國主動示弱而不是示強,世界就會落入“金德爾伯格陷阱”。顯然,這樣的論斷是在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下的解讀,缺乏對中國歷史和基本國情的認知,但中國的一些學者也跟著人云亦云,這就落入了西方學者預設的“陷阱”。對于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的一些概念和論斷,中國學者應站在中國的立場上,基于中國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進行分析和判斷,而不能模仿販賣西方的學術概念和邏輯。
西方學術界對中國現(xiàn)狀與發(fā)展道路的誤解是由多重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意識形態(tài)上的偏見、對中國歷史的無知和對中國文化的誤讀,同時也源于西方學術自身的內在缺陷??v觀近500年來的世界歷史可以看到,西方國家經(jīng)濟權力向全球擴張的過程,同時也是其思想產(chǎn)品向全球散布的過程。正如近代以來的國際體系是在西方國家主導下建立和運行的一樣,迄今為止,對國際體系發(fā)展演變的原因和規(guī)律的解釋,基本的學術概念、理論體系、研究方法也大都源于西方。
然而,人類社會發(fā)展近年來出現(xiàn)了一些歷史性的重大變化。其中,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力大大提升,特別是中國的出色表現(xiàn)超出了西方學術理論的認知能力。西方主流學術理論既無法解釋近40年來中國取得巨大發(fā)展成就的原因,也無法對中國與西方大國關系的演變作出令人信服的論證。“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爾伯格陷阱”這樣的概念,并不能反映當今大國關系和世界格局的實質,只能表明西方學術思想的疲軟和貧乏。
在關于“修昔底德陷阱”的描述中,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等概念是從歷史想象中得來的。追根溯源,這些概念是西方中心主義的產(chǎn)物。如果我們換一個坐標,從整個世界歷史來看,當今中國的快速發(fā)展和國際地位提升并不是所謂的崛起,而是中華民族的復興。與其說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新興大國,不如說中國是一個處于復興過程中的大國。因此,所謂中美雙方分屬崛起大國與守成大國的國家定位,并不是一個與現(xiàn)狀和歷史相吻合的準確表述,其邏輯推論也不能成立。中國提出的一系列國際關系理論與主張,是與自身民族復興的目標相關的,并不像一些西方學者所想象的那樣,是要去爭奪世界霸權。
近來引起熱議的“金德爾伯格陷阱”這個概念,也來自西方學者的闡述與發(fā)揮。應當看到,其目的主要是想讓中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事實上,中國一直在自覺承擔負責任大國的應有責任,只是中國對自身國際責任的擔當是基于自己的判斷,并沒有跟著西方的政治邏輯和游戲規(guī)則亦步亦趨。
面對西方學者對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問題的解釋,我們應站穩(wěn)自己的立場,提出并深入闡釋解決問題的中國方案。中國方案就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依據(jù)這一理念,不僅中國人民要過上安居樂業(yè)、繁榮富足的生活,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民同樣也應該過上安居樂業(yè)、繁榮富足的生活。我們反對霸權主義,反對由一個國家或少數(shù)幾個大國主導國際事務的做法,主張?zhí)煜率掠筛鲊塘恐k。西方學者所謂“由于美國在全球治理中的退縮,中國應該乘機填補力量空缺”的思路,與我國的外交倫理格格不入。任何時候,中國都會量力而行,承擔與自身能力相稱的國際責任,既不會做力所不能及的事,也不會推卸應盡的責任。
總之,“修昔底德陷阱”也好,“金德爾伯格陷阱”也罷,都源于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中國學者應破除對西方理論的迷信,努力建構中國自己的國際關系理論和話語體系。
(作者為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