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趙 娜 每經編輯 賈運可
6月1日,中國市值最大的快遞物流企業(yè)順豐控股和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打”了起來。不知道誰先動的手,掐斷了數據接口。造成的后果是淘寶上順豐包裹的物流詳情無法正?;貍?,商家無法確定買家是否已經收貨,買家也不能跟蹤商品的實時物流信息。
在幾輪隔空“對戰(zhàn)”后,國家郵政局從中調停,順豐和菜鳥同意從6月3日12時起,全面恢復業(yè)務合作和數據傳輸。但相比矛盾公開時的輪番據理力爭,菜鳥和順豐對握手言和背后的隱情有些諱莫如深。截至記者發(fā)稿,雙方均未就恢復合作的相關情況進行公開回應。
電商觀察人士魯振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順豐希望改變所謂的快遞模式,豐巢現在鋪得已經很廣了,又是搭著其他一些快遞公司一起做的。如果繼續(xù)發(fā)展下去,能否拿到豐巢的數據對菜鳥來說會很關鍵,所以雙方都一度把數據接口關了。爭奪數據的背后,是要爭奪快遞行業(yè)的話語權和掌控權。
菜鳥與豐巢業(yè)務有重合
6月1日下午,菜鳥官方微博發(fā)布了一篇聲明,直言順豐突然于6月1日凌晨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菜鳥在聲明中指出:豐巢快遞柜和菜鳥數據對接后,一直大量調取淘寶用戶電話號碼等信息,并超過合理使用范圍,存在嚴重安全隱患,這是此次事件的核心起因。
而順豐則提供了另一個版本的說法:菜鳥于5月基于自身商業(yè)利益出發(fā),要求豐巢提供與其無關的客戶隱私數據,此類信息隸屬于客戶,豐巢本著“客戶第一”的原則,拒絕這一不合理要求。順豐還稱,其認為菜鳥之所以封殺順豐,背后的原因是阿里方面一直希望順豐從騰訊云切換至阿里云。
公開資料顯示,菜鳥網絡成立于2013年,由阿里巴巴集團聯合順豐集團、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等快遞企業(yè)共同組建,為用戶提供包裹代收、代寄等服務,提供多元化的最后一公里服務。豐巢則是一家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智能快遞柜平臺,由順豐、申通、中通、韻達、普洛斯五家物流公司共同投資創(chuàng)建,提供平臺化快遞收寄交互業(yè)務。
從中可以看出,菜鳥與豐巢的業(yè)務范圍存在重合之處。
順豐作為生鮮快遞領域的佼佼者,與菜鳥的隔空大戰(zhàn)不只影響到了消費者和商家,還引起了快遞行業(yè)主管部門的關注。6月1日晚間,國家郵政局發(fā)聲,“受今日菜鳥網絡與順豐速運關閉互通數據接口影響,導致少量快件信息查詢不暢,時下櫻桃、荔枝、楊梅、芒果等生鮮農產品寄遞業(yè)務會受到一定影響”,并表示已與上述雙方高層溝通,要求兩家公司以大局為重。
隨后到了6月2日,事情的牽涉方擴大。先是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劉強東力挺順豐,并且宣布京東全面接入豐巢自提柜;后有美團外賣、網易相繼“站隊”,都表示將展開或深化與順豐的合作。事件的關聯方騰訊云也在微博上表示,騰訊云贊同“開放的云計算”理念,全力保障數據安全,更保障客戶業(yè)務安全。騰訊云助力順豐布局云端,無論多么重視順豐的數據與業(yè)務安全都不為過。
魯振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分析指出,順豐選擇用騰訊云而不是阿里云,表明其不想受制于人。這也是菜鳥要求順豐把豐巢的所有數據包括非淘類數據也傳過來,順豐不愿意的原因,順豐只愿意返回阿里的數據(淘寶和天貓的數據),其他的數據并不愿交給阿里,這中間肯定會有矛盾。而一度造成雙方互撕也是因為,“順豐不這樣做(回傳所有訂單數據),可能也會對其他一些小弟,比如‘三通一達’,造成一定的影響,造成雙方最終鬧起來。”
在國家郵政局出面調解后,順豐和菜鳥終握手言和。6月2日晚,國家郵政局召集菜鳥網絡和順豐速運高層來京,就雙方關閉互通數據接口問題進行協(xié)調,順豐和菜鳥同意從6月3日12時起,全面恢復業(yè)務合作和數據傳輸。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矛盾公開時的據理力爭,菜鳥和順豐似乎對和解情況有些諱莫如深。截至記者發(fā)稿,雙方均未就恢復合作的相關情況進行公開回應。這也造成這樣一個局面,雙方雖然和解,但一些問題似乎仍未解決。比如,雙方和解后,順豐回傳的數據是否包含非淘類數據?與此同時,京東、美團、騰訊等對順豐的力挺,也讓人嗅到了一絲快遞行業(yè)內暗流洶涌的味道。
都想走出屬于自己的路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曾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提出,未來物流背后的支撐是數據流,真正的物流一定是數據的溝通,一定是數據化的物流?,F在的大公司如果反應不迅速就會像恐龍一樣被淘汰滅絕,未來勝出的將會是善于利用數據的創(chuàng)新型小公司。
馬云可能沒有想到,他對快遞數據流的重視,很快就在行業(yè)內得到了“回應”。
盡管這次沖突的雙方,順豐和菜鳥,對于誰率先發(fā)難各執(zhí)一詞。不過,雙方焦點一致,那就是物流數據。
在菜鳥網絡官網上,“關于菜鳥”一欄寫著:菜鳥的愿景是建設一個數據驅動、社會化協(xié)同的物流及供應鏈平臺。其官網數據顯示,截至到2015年11月,菜鳥實現了中國超過70%的快遞包裹、數千家國內外物流、倉儲公司以及170萬物流及配送人員都在菜鳥數據平臺上運轉。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盡管菜鳥“沒有快遞車”,但已較深地介入、甚至影響國內快遞物流的運轉。
豐巢官網則顯示,其通過與物流企業(yè)數據互通,保證所有在豐巢的收件、寄件業(yè)務全程數據共享、可監(jiān)控,且已為多物業(yè)場景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實現了末端物流服務的全時段覆蓋;豐巢憑借物流起家的經驗優(yōu)勢,快速打通與主流物流企業(yè)的系統(tǒng)對接,實現了快遞路由信息互通,支持多家快遞公司在線下單的寄遞服務并規(guī)范電子運單統(tǒng)一管理,且具備完善的業(yè)務結算系統(tǒng)確保多方合作的有效開展。2017年1月,豐巢宣布完成25億元A輪融資時披露,其格口數量達300萬,日均包裹處理量已達快遞柜行業(yè)第一。
從上述資料可以看出,菜鳥和豐巢都希望能夠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魯振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指出,“順豐的豐巢現在鋪得已經很廣了,又是搭著其他一些快遞公司一起做的,希望改變所謂的快遞模式,即‘最后一公里’將來可能在一二三線城市都是以豐巢作為主要的選擇。阿里希望順豐所有的物流信息都在菜鳥這邊,不僅僅是阿里跟順豐的訂單,也包括其他電商跟順豐的訂單,甚至包括非電商的訂單。因為菜鳥要做強物流的信息交互平臺才有價值,假如順豐沒有把其他的訂單(信息)交給它(菜鳥)的話,所謂的菜鳥完整性就會受到影響。”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2016年中國快遞業(yè)務量為312.8億件,收入規(guī)模達到3974.4億元。順豐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去年快件業(yè)務量25.80億票;速運物流不含稅營業(yè)收入571.41億元,同比增長21.75%;歸屬凈利潤41.80億元。簡單計算可知,順豐的快遞業(yè)務量約占全行業(yè)的8%,收入約占14%。
“數據是爭奪(行業(yè))話語權的命根子,數據都沒有了怎么可能爭奪所謂的話語權?”魯振旺認為,雙方爭奪數據的背后,是要爭奪快遞的話語權和掌控權。“菜鳥還是想通過數據的方式,把國內的快遞業(yè)和電商的物流整合起來形成更大的一個體系,現在雖然是免費,將來可能靠信息流的整合賺錢。把數據都掌握了,掌握大家的調度方式和整個信息流了,實際上就掌控市場了。豐巢系統(tǒng)中順豐雖然是大股東,但是其他快遞公司也有一定的股份,這是屬于中國主流快遞公司自己玩的系統(tǒng),同樣意在爭奪所謂的針對快遞行業(yè)的話語權。”魯振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