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什么時候,問題總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以“君子檢身,常若有過”的態(tài)度來檢視發(fā)現(xiàn)自身不足,做到知恥而后勇。當前,隨著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開展,自查自糾的意義愈發(fā)凸顯,黨員干部應以“顯微鏡”般的細致和精準,在自我檢視中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不斷實現(xiàn)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細照初心使命,把準為民服務“定盤星”?;赝麏^斗征程,無數(shù)共產黨人用行動詮釋著為民初心,“七一勛章”獲得者黃大發(fā)修建“生命渠”時,對施工方案、溝通方式等細致自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整,最終建成利民工程;張桂梅校長在建設女高時,常反思管理、教學等工作不足,不斷改進教學方式,用教育“扶志”“扶智”,托舉起山里女孩的夢想和希望。前輩們用行動表明,初心使命并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具象于日常的言行舉止、工作的點滴細節(jié)。作為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時刻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要經常對照黨章、黨規(guī),自我檢視有沒有把人民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有沒有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開展工作、解決問題,有沒有時刻保持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確保能在為黨分憂、為國干事、為民服務中擦亮初心底色。
放大小事小節(jié),筑牢拒腐防變“防火墻”。在小事小節(jié)上不謹慎、無顧忌,小問題也可能演變?yōu)榇箦e誤,小管涌也可能發(fā)展成大塌方。黨員干部要有“禍患常積于忽微”的高度自覺,從小事小節(jié)嚴起,從一言一行改起,嚴防“小節(jié)失守”演變?yōu)?ldquo;大節(jié)滑坡”。要將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和加強作風建設的各項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習慣在百姓眼皮子底下工作生活,對一頓飯、一杯酒、一張卡等“微腐敗”保持零容忍,對電子紅包、快遞送禮等“四風”隱形變異問題,做到見微知著、露頭就打。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牢固樹立“嚴管就是厚愛”的理念,為配偶子女立規(guī)矩、明底線,以“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的清醒劃清公與私的界限。
校準履職坐標,鍛造擔當作為“硬肩膀”。群眾滿意不滿意,是檢驗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尺,也是評判學習教育成效的根本標準。自查自糾,就要瞄準履職成效、盯著群眾滿意度,在查找問題上見功夫,在整改問題上見擔當,把“問題臺賬”落實成“履職清單”,讓自查自糾的成效體現(xiàn)在工作第一線。無論身處項目建設主戰(zhàn)場,還是鄉(xiāng)村振興最前沿,都要主動對標對表,自查工作標準是否對標先進地區(qū),工作落實是否做到不折不扣,工作成效是否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針對查擺出的問題,要建立“履職清單”精準施策,明確“跳一跳夠得著”的改進靶向,劃定完成時限、細化具體措施,保持力度、保持韌勁,充分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逐項攻克破解阻礙發(fā)展的難點痛點,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見回音。
涵養(yǎng)好作風非一日之功,須以“日拱一卒”的韌勁打磨。新時代新征程上,黨員干部要常用“顯微鏡”審視自我、提升自我,以更堅定的信念、更扎實的作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偉大實踐中交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時代答卷。
(宜興環(huán)科園黨群工作部組織科 彭晶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