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記是基層干部記錄民情、反映問題、總結經驗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升工作質量和密切聯(lián)系群眾。寫好民情日記看似是文字功夫,實則是作風建設的試金石,需要筆頭帶情、心頭有秤、腳板沾泥,在筆墨間映照初心,在行走中丈量民情。
筆頭帶情,帶著溫度寫。民情日記不是冰冷的流水賬,需要飽含對群眾的深厚情感,基層干部要用充滿溫情的筆觸記錄群眾的家長里短、喜怒哀樂,才能讓日記有血有肉。一句貼心的問候,一次真誠的交流,都值得被認真書寫,當干部將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用帶著“體溫”的文字反映群眾訴求,就能讓群眾切實感受到關懷與被尊重,從而拉近干群之間的距離,搭建起信任的橋梁,民情日記就變成了傳遞溫暖的“民生快遞”。
心頭有秤,帶著問題寫。民情日記的價值在于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好的民情日記應成為“解剖麻雀”的問題清單?;鶎痈刹恳獣r刻保持敏銳的洞察力,以公平公正之心記錄所見所聞,心中有譜,精準找出群眾生活中的痛點堵點。無論是基礎設施的短板,還是政策落實的偏差,都需在日記中清晰呈現(xiàn),把問題找準,把情況摸透,形成“問題發(fā)現(xiàn)-整改落實-效果評估”的工作閉環(huán),讓每篇日記都成為解題“方程式”的重要參數(shù)。
腳板沾泥,帶著責任寫。寫好民情日記,不能只坐在辦公室空想,而要主動深入基層,走到群眾中間,走向田間地頭、社區(qū)街巷用腳步丈量責任。與群眾面對面交流,體驗群眾生活,感受群眾需求,了解他們最真實的生活狀態(tài),寫出的民情日記才更具真實性和參考價值。把責任扛在肩上,懷著強烈的使命感,讓腳板沾滿泥土,才能讓民情日記成為紓困解難的行動指南。
新時代,民情日記被賦予更深刻的內涵,黨員干部應用心用情寫好民情日記,在一筆一劃中彰顯為民情懷,在一字一句中詮釋責任擔當,讓民情日記成為服務群眾的有力抓手。(文山州麻栗坡縣猛硐鄉(xiāng)紀委 韋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