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既體現(xiàn)了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全球視野和國際胸懷,又展現(xiàn)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彰顯了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建設的世界意義。保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豐富人類“文化多樣性”、賡續(xù)人類文明和世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弘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神,傳播中華文明蘊含的人類共同價值,對于破解“文明沖突論”,增進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互動具有進階性的助推作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非遺故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治理之道。充分挖掘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全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具有的獨特價值,開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貿易,既是中國面對經濟全球化和西方強勢文化資本滲透而進行的文化戰(zhàn)略選擇,也是中國為人類發(fā)展貢獻的精神和物質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和利用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發(fā)揮其多維價值,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文化交流交往交融 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傳承
【中圖分類號】G12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01.008
黃永林,華中師范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國家文化產業(y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研究方向為中國民間文化、大眾文化、現(xiàn)當代文學。主要著作有《20世紀中國大眾文學的現(xiàn)代轉型及其品格》《中國文化產業(yè)的現(xiàn)代發(fā)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等。
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中指出:“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lián)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1]2021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踐行新發(fā)展理念,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認真履行《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不斷提高遺產保護能力和水平。中國愿同世界各國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一道,加強交流合作,推動文明對話,促進交流互鑒,支持世界遺產保護事業(yè),共同守護好全人類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2022年10月,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創(chuàng)造人類文明新形態(tài)”。[3]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向2023北京文化論壇致賀信中進一步強調:“加強同全球各地的文化交流,共同推動文化繁榮發(fā)展、文化遺產保護、文明交流互鑒,踐行全球文明倡議,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4]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秉持“休戚與共、命運與共”的文明理念,堅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為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推動世界和平發(fā)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展現(xiàn)了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彰顯了中華民族現(xiàn)代文明建設的世界意義。
保護中國非遺財富,豐富人類“文化多樣性”
2005年10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xiàn)形式多樣性公約》指出:“文化多樣性是個人和社會的一種財富。保護、促進和維護文化多樣性是當代和后代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項基本要求。”[5]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體現(xiàn)了人類命運在相互關聯(lián)中共同發(fā)展、不同文化多樣性并存的和諧世界觀,強調不同民族文化與世界其他文化互為關聯(lián),形成了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從全人類文明建設與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各種文明是世界各國各民族在漫長的人類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經過探索和開拓而積累的時代智慧的結晶,指引著當今世界各國各民族的生存和發(fā)展。2021年7月,習近平主席在致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賀信中指出:“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文明發(fā)展和自然演進的重要成果,也是促進不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寶貴財富,是我們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xù)和世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6]這為保護文化遺產、深化文明對話、加強文明交流借鑒提供了重要指引。
中國非遺是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是以人為本的活態(tài)文化遺產,是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世代相承的傳統(tǒng)文化表現(xiàn)形式,是人類文化中最具傳統(tǒng)性、基礎性、生活性、民眾性的文化形態(tài),是人類文化多樣性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指出,“承認各社區(qū),尤其是原住民、各群體,有時是個人,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產、保護、延續(xù)和再創(chuàng)造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從而為豐富文化多樣性和人類的創(chuàng)造性做出貢獻”。[7]非遺產生于社區(qū)和群體與自然、歷史等周圍環(huán)境的互動過程中,隨著時代發(fā)展而不斷地再創(chuàng)造并被世代相傳。非遺的不斷傳承,一方面增強了社區(qū)和群體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另一方面體現(xiàn)了人類文化多樣性和對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尊重。在人類歷史的漫長進程中,各民族創(chuàng)造了具有自身特點和標識的文明,共同構成人類文明絢麗多彩的百花園。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明,中華文明延續(xù)至今、從未中斷,中華民族以積極開放、為世界和平注入正能量,對人類文明發(fā)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國非遺植根于中華大地,資源種類繁多、內容豐富,規(guī)模和總量均位居世界前列,經歷了獨特發(fā)展歷程,形成了特有文化基因,從不同側面展現(xiàn)了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同世界各國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豐富了人類文化的多樣性,為世界文明發(fā)展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保護中國非遺是人類文明賡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非遺財富,是中華民族子孫的共同責任,是人類文明賡續(xù)和世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精神,以實際行動共同守護全人類的文化瑰寶,積極推動非遺的系統(tǒng)保護,堅持項目申報和保護工作有效銜接,基本形成了類型齊全、機制合理、多元參與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代表性傳承人保護體系,向全人類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追求、生存智慧和文明結晶。我國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申報和保護工作中取得了開創(chuàng)性成就,目前,已列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的項目共43項,總數(shù)居世界第一位,為世界文化多樣性貢獻了“中國色彩”。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fā)表主旨演講時提出:“我們要建立多層次人文合作機制”,“要用好歷史文化遺產,聯(lián)合打造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游產品和遺產保護”。[8]我國大力加強對非遺的保護傳承、挖掘闡發(fā),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又弘揚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非遺的文化創(chuàng)新成果傳播出去,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弘揚中國非遺精神,破解世界“文明沖突論”
塞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9]中指出,冷戰(zhàn)后,世界上各種沖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識形態(tài),而是文化方面的差異,文化上的差異比意識形態(tài)和經濟的差異更為根本和長久,所引起的沖突也往往最持久、最暴虐,主宰全球的將是“文明的沖突”。“文明的沖突是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礎上的國際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戰(zhàn)的最可靠保障。”亨廷頓的觀點對于我們理解現(xiàn)代文明的沖突和合作、分析國際政治的趨勢和挑戰(zhàn)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首先,增進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是解決“文明沖突”、推動世界文化共同發(fā)展的基礎。當今世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民粹主義、霸凌主義、分裂主義和軍國主義沉渣泛起,引發(fā)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和極大風險。正在發(fā)生的烏克蘭危機、巴以沖突等進一步削弱了國際社會的穩(wěn)定性,給人類社會和諧與共存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文化、宗教和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沖突,以及政治、經濟、社會、環(huán)境和價值觀的挑戰(zhàn)相互交織,相互影響,構成了當前波詭云譎的世界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要解決這些難題,不僅需要運用人類今天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的智慧和力量,而且需要運用人類歷史上積累和儲存的智慧和力量。”[10]2023年12月,習近平主席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時指出:“相互尊重、和衷共濟、和合共生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正確道路”,希望世界各國要“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加強文明交流借鑒,弘揚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推動不同文明和諧共處、相互成就,促進各國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親”。[11]當今世界,每一種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任何一種文明都不應幻想主宰其他文明,或者支配整個世界。每一種文化都應該向其他文化開放,也應該向其他文化學習,以“和而不同”“美美與共”的觀念為指導,共同推動世界文化的發(fā)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
其次,開放包容的文化基因對于國家間的文化互動具有進階性的助推作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xiàn)形式多樣性公約》指出,“確認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一項基本特性,認識到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的共同遺產,應當為了全人類的利益對其加以珍愛和維護,意識到文化多樣性創(chuàng)造了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類有了更多的選擇,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價值觀,并因此成為各社區(qū)、各民族和各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一股主要推動力,以及在民主、寬容、社會公正、各民族和各文化間相互尊重的環(huán)境中繁榮發(fā)展起來的文化多樣性對于地方、國家和國際層面的和平與安全是不可或缺的”。[12]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自古以來就擁有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內核。中華文明歷來贊賞不同文明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從來不用單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匯聚成共同文化,化解沖突、凝聚共識。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決定了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2022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fā)新的生命力。中華文明五千多年發(fā)展史充分說明,無論是物種、技術,還是資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斷傳播、交流、互動中得以發(fā)展、得以進步的。我們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沖突論’”。[13]永恒古老的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的基石,更是人類文明發(fā)展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從文物、文化遺產等歷史文化見證入手,認識和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深入分析和繼承汲取歷史經驗及智慧,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和把握了人類文明的起源、內容及真諦,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造福當今、造福人類”。[14]非遺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成果,非遺傳承極大鼓舞著世界各族人民跨越民族、種族等多種界限,直擊心靈的觸動有助于消減民族偏見,突破原有的文化障礙或隔閡心理,化解民族“刻板印象”;有利于營造“民族互嵌”的社會和諧氛圍和安全的文化心理環(huán)境,筑牢人們內心深處的共同體信念根基,對于各國各民族文化互動具有進階性的助推作用,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具有重要意義。
最后,中國非遺中包含的崇尚和平、求同存異的文化品格,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基礎。世界各國面對這樣那樣的分歧矛盾,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理念,相互理解,求同存異[15]。中國儒家的“仁學”為“文明的共存”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yǎng)。郭店竹簡《性自命出》中說:“道始于情”。這里的“道”說的是“人道”,即人與人的關系的原則,或者說社會關系的原則。[16]人與人的關系是從感情開始建立的,這正是孔子“仁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儒家所追求的普遍和諧,是一種宇宙的、整體的和諧。儒家思想認為,雖然文化形態(tài)各不相同,但目的都一樣,都是為了使人類安定祥和地生存下去。[17]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源自中華民族血脈深處崇尚和平的文化基因,是對幾千年來中華民族熱愛和平追求和諧傳統(tǒng)的繼承和發(fā)揚。2014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演講時指出:“有著5000多年歷史的中華文明,始終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諧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國人民的血脈之中。中國自古就提出了‘國雖大,好戰(zhàn)必亡’的箴言。‘以和為貴’、‘和而不同’、‘化干戈為玉帛’、‘國泰民安’、‘睦鄰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傳”[18]。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聯(lián)合國日內瓦總部演講時強調:“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不會改變。中華文明歷來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中國《孫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書,但其第一句話就講:‘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義是慎戰(zhàn)、不戰(zhàn)。幾千年來,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19]可見,愛好和平是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是幾千年來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深處的文化基因。[20]面對多元文化與全球化的沖擊,我們要破解文化傳承問題,就必須堅持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以寬廣胸懷理解不同文明對價值內涵的認識,尊重不同國家人民對自身發(fā)展道路的探索,弘揚中華文明蘊含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中國非遺恰恰直觀地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歷史、精神、品格、信念、胸懷,深刻蘊含著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漸形成的文化共性和文明底蘊,中國非遺崇尚和平和求同存異的文化品格已經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基礎。
講好中國非遺故事,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2022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我們要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現(xiàn)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21]講好非遺故事是中國與世界交流的重要形式,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走出去,就要以更加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去“創(chuàng)造”和“創(chuàng)新”,更好地把精彩的“中國非遺故事”傳播好,讓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煥發(fā)出勃勃生機,為人類和平和發(fā)展貢獻中國智慧。
第一,非遺是講好“中國故事”的優(yōu)質文化資源。中國豐富多彩的非遺凝結和傳遞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記憶、共同情感、經驗智慧,蘊含著深厚文化底蘊。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故事、傳遞好中國聲音,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是深化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各國文化之間具有共通性。比如,中國故事源于中國,但屬于世界。作為一個敘事的藍本,世界經典故事超越民族、文化、意識形態(tài)、社會制度等壁壘,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影響深遠。我國著名民間故事學家劉守華教授曾指出,民間故事的跨文化傳播古已有之,比如,印度民間故事伴隨佛經流傳到中國,日本約有一半的民間故事源于中國。[22]近些年,承載著中華民族獨特精神的非遺不斷走出國門,擴大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推動了我國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交往,成為我國與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橋梁和紐帶。
第二,講好“中國非遺故事”有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有著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的傳統(tǒng)。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話語的背后是思想、是‘道’。不要為了講故事而講故事,要把‘道’貫通于故事之中,通過引人入勝的方式啟人入‘道’,通過循循善誘的方式讓人悟‘道’。”[23]中國非遺故事具有教化人心、啟示人生、引領正道、樹立人格的價值,能使我們從古老的智慧沉淀中得到不同層次的人生經驗和社會治理之道。筆者通過分析世界范圍內廣泛流傳千年的“求好運”類故事得出如下結論,“沒有全人類共同價值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不穩(wěn)定的共同體,也是不可持久的共同體。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必須大力培育和倡導‘求好運’類故事中體現(xiàn)的全人類共同價值,必須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理念和共同生存、共同管理、共同發(fā)展的國際倫理原則為基礎,并從整體性思維出發(fā),構建一個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體、和而不同的價值共同體、共建共享的安全共同體、同舟共濟的行動共同體、生態(tài)文明的環(huán)境共同體”。[24]由此可見,中國非遺故事中所體現(xiàn)的人類共同理想、共同價值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第三,講好“中國非遺故事”有助于加強各國各民族文化互動、增加彼此共識。中華民族始終保持著恢宏的格局與開放的胸懷,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中借鑒和吸納世界優(yōu)秀文明成果,展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非遺故事的世界表達本身是一種全球社會文化認同性的建構。在講好中國故事的實踐中,要繼續(xù)打造好非遺這張“金名片”,通過講好中國非遺故事、傳播好中國非遺聲音,更好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以更為深邃的視野、更為博大的胸懷、更為自信的態(tài)度,向世界闡釋推介更多具有中國特色、體現(xiàn)中國精神、蘊藏中國智慧的優(yōu)秀的非遺故事,向世界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個生動立體的中國,推動中外文明交流互鑒,讓世界各國人民更深層次地了解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有利于進一步消除文明隔閡、提高文化互信、加強文化交流,推動中國非遺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擲地有聲的文化篇章。
第四,講好“中國非遺故事”有助于提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首先,要增強中國非遺傳播的親和力,推動非遺項目廣泛參與對外文化交流,打造更多中國非遺傳播精品,并以情感的溝通、理性的說服、價值的共鳴,讓世界各國人民接受中國非遺。其次,要加強中國非遺國際傳播能力、傳播效能和影響力建設。加強對外交流平臺的建設,綜合運用全息影像等新技術手段,有計劃地推出以我國非遺為主要內容的影視劇、紀錄片、宣傳片、舞臺劇、短視頻、動畫動漫等文化產品,使中國非遺更好走向世界。最后,加快構建中國非遺話語體系和中國敘事體系建設,推進非遺保護傳承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業(yè)態(tài)、機制等創(chuàng)新,形成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國際話語權。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實現(xiàn)中華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很重要的一個方式就是要講好“中國故事”,我們要讓一個個精彩的中國非遺故事傳播出去,使其成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向海外傳播的名片。
發(fā)展中國非遺產業(yè),促進文明精華造福人類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實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業(yè)務指南(2022年修訂版)》指出:“某些形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能產生的商業(yè)活動和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文化產品和服務貿易,可提高人們對此類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并為其從業(yè)者帶來收益。這些商業(yè)和貿易活動有助于傳承和實踐該遺產的社區(qū)提高生活水平,推動地方經濟發(fā)展,增強社會凝聚力。”[25]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演進,文化已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產業(yè)已成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世界文化產業(yè)強國都非常重視對本國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fā)和利用,大力發(fā)展非遺文化產業(yè)和對外貿易,已經成為提高國家文化和經濟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中國非遺資源對全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具有獨特價值。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tǒng)性保護,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自強。要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6]我國提出加強非遺系統(tǒng)性保護并不是讓非遺“藏在深閨中”,而是把非遺看作一種重要的文化資源,通過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一方面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要,另一方面推動其努力走出國門,與世界人民共享,造福人類。中國非遺對全世界的開放與共享,既是中華文化自信的體現(xiàn),也彰顯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情懷。充分挖掘中國非遺資源的當代價值,發(fā)展壯大中國文化產業(yè),開展中國非遺國際貿易,既是中國面對經濟全球化和西方強勢文化資本滲透而進行的文化戰(zhàn)略選擇,也是中華民族對外交流過程中“以文化造福世界”的生動體現(xiàn)。例如,“二十四節(jié)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guī)律所形成的生存智慧、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營造技藝”是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以榫卯為木構件的主要結合方法、以模數(shù)制為尺度設計和加工生產手段的建筑營造技術體系,延承了7000多年,并傳播到日本、韓國等東亞各國,是東方古代建筑技術的代表。[27]這些非遺承載著中國古代社會綿延至今的農業(yè)文明、營造技藝、天文知識和社會傳統(tǒng),體現(xiàn)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本理念,在當代世界范圍仍具有重要價值。要積極促進非遺文化多樣性和產品個性化發(fā)展,大力推動非遺產品品牌和企業(yè)品牌高質量發(fā)展,形成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鮮明、國際競爭力強的品牌,不斷增加非遺產品有效供給,努力提升我國非遺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和認可度,從而讓傳統(tǒng)文化伴隨著中國非遺品牌真正走出國門,閃耀世界。
中國非遺正在為人類發(fā)展貢獻精神和物質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自部署和推動下,“讓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成為新時代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鮮明標識。中國非遺文化產品正借著世界文化產業(yè)大發(fā)展的東風走向全球。例如,中國少林寺在海外開設分寺,為國外少林文化愛好者提供少林功夫教學與展演;中國雜技到國外進行商業(yè)性巡演、中國的唐卡、剪紙、苗繡等傳統(tǒng)手工藝產品加速“出海”,助力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遠播海外。當下的非遺產品,已不滿足于打造國內“網(wǎng)紅出圈”的身份,而是踩準海外消費熱潮,積極走出國門,享譽海外。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采用手工絨線編結花束作為頒獎花束,這一“永恒的奧運之花”,使這一手工編織技藝成為“網(wǎng)紅”。再如,茶與咖啡是風靡全球的兩大飲品,茶是極具東方特色的文化名片,咖啡在非洲飲品中也極具代表性,它們在各自的文化領域,形成了獨特的非遺技藝和文化品牌,這兩大非遺品牌在賦能中非經貿的歷史中延綿發(fā)展。據(jù)中國海關公布的數(shù)據(jù),2022年,我國茶葉出口37.5萬噸,摩洛哥是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占總量的20%;我國咖啡及制品累計進口11.08億美元,同比增長32.51%。茶與咖啡已成為中非經貿合作中當之無愧的文化品牌。[28]這些非遺產業(yè)國際化發(fā)展的成功經驗表明,利用好非遺資源,發(fā)揮其經濟價值,不僅可以使其具備自生能力,讓世界人民共享各國非遺智慧和非遺物質產品,也為促進人類和平共處、共謀發(fā)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新的貢獻。
(本文系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重大課題委托項目“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理論基礎和實現(xiàn)路徑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3-0825-1)
注釋
[1]《習近平在第七十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講話(全文)》,2015年9月29日,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9/29/c_1116703645.htm?isappinstalled=0。
[2][6]《習近平向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致賀信》,《人民日報》,2021年7月17日第1版。
[3]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求是》,2022年第21期。
[4]《習近平向2023北京文化論壇致賀信》,2023年9月14日,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9/content_6903853.htm。
[5][12]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和促進文化表現(xiàn)形式多樣性公約(2005)》,2006年12月28日,https://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5716。
[7]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2003)》,2003年12月8日,https://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11668。
[8]習近平:《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14頁。
[9]參見塞繆爾·亨廷頓:《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譯,北京:新華出版社,2010年。
[10]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2014年9月24日)》,2014年9月25日,http://www.scio.gov.cn/31773/31774/31783/Document/1396241/1396241.htm。
[11]《習近平向首屆“良渚論壇”致賀信》,2023年12月3日,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3/12-03/10121716.shtml。
[13][21]習近平:《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 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求知》,2022年第8期。
[14]翟佳琪:《“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學習習近平關于文物和文化遺產工作的重要論述》,《黨的文獻》,2023年第3期。
[15]《習近平: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的理念》,《人民日報》,2017年12月2日。
[16]湯一介:《“文明的沖突”與“文明的共存”》,《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17]白如祥:《從儒家的普遍和諧觀念看全球化中的文化沖突》,《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8年第8期。
[18]習近平:《走和平發(fā)展道路是中國人民對實現(xiàn)自身發(fā)展目標的自信和自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第265頁。
[19]習近平:《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45頁。
[20]陳揚勇:《如何講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故事——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論述》,《黨的文獻》,2018年第4期。
[22]付鑫鑫:《民俗學譯本:讓世界了解哲學社科中的中國》,《文匯報》,2021年5月9日。
[2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論述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7年,第213頁。
[24]黃永林:《“求好運”類故事的人類共同價值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外國文學研究》,2023年第2期。
[25]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實施〈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業(yè)務指南(2022年修訂版)》,2023年6月13日,https://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27534。
[26]《習近平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 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tǒng)性保護 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2022年12月29日,https://www.ihchina.cn/zhengce_details/26396。
[27]趙志國:《拿什么拯救你——中國傳統(tǒng)建筑營造技藝》,《中華建筑報》,2009年10月20日。
[28]張玲、賀禧:《以古老非遺技藝+文化品牌共話中非經貿新篇章》,2023年6月20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9206429540685355&wfr=spider&for=pc。
Th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ts Quadruple Values
Huang Yonglin
Abstract: Xi Jinping's philosophy to build a global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not only reflects the broad global vision and international mindset of his cultural thoughts, but also demonstrates China's responsibility and commitment as a major nation, thus highlights 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developing modern Chinese civilization. Safeguarding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to enrich" cultural diversity", to sustain human civilization and the world development. Moreover, carrying forward the legacy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spreading the shared human value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plays a boosting role in solving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enhancing the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 among different nations and ethnic groups. Telling China's story and spreading the "story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ell provides a governance approach to build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It is particularly valuable to fully explore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all mankind. Confronting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filtration of western powerful cultural capital, carrying out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s not only China's cultural strategic choices, but also China's contribution of ideological and material legacy to the human development as well. Therefore, it is of essenti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a global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through protecting, inheriting and leverage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ith its multi-dimensional values.
Keywords: cultural exchanges,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