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911国产高清在线观看,久操国产在线,日日夜夜欧美,www.五月激情,五月激激激综合网色播免费,久久精品2021国产,国产成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成本人

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讀書 > 正文

歷經(jīng)4個階段,中國工人出版社《技術史》中文版8卷本終出版!

牛津版《技術史》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技術史》(A History of Technology),是一部資料豐富、影響深遠的國際技術史巨著。該書在帝國化學工業(yè)有限公司(ICI)資助下于1950年開始籌劃編寫,1954至1958年出版了內容自遠古至19世紀末的第I-V卷。這5卷出版后受到各國學術界的重視,很快出版了意大利文版和日文版。在前5卷的基礎上,特雷弗·I·威廉斯于1978年又組織完成了第Ⅵ-Ⅶ卷的出版,牛津大學出版社將這兩卷的出版作為它成立500周年紀念活動的一部分。這兩卷的內容主要涵蓋20世紀上半葉,一些章節(jié)的內容實際上已經(jīng)寫到20世紀70年代。最后一卷是整部著作的索引,于1984年問世。這是一部自遠古至20世紀中葉的綜合技術史,全書共194章,每章均由該領域的專家撰稿,內容翔實,收錄3000余幅珍貴歷史圖片。該書由于編寫出版時間長達30多年,因此前5卷與后2卷在內容安排、寫作方法上有較大的不同。前5卷側重于對不同歷史時期技術自身發(fā)展的闡述,后2卷則更注重技術發(fā)展的社會因素的研究。這部書的歷史和學術價值正如《美國歷史評論》(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所說:“這整部著作……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是對這一主題的最全面記述,對任何學術圖書館或公共圖書館,都是不可或缺的參考著作。” 1960 年 ,威 廉 斯(T·I·Williams)和科普作家德里(T·K·Derry)將前5卷適當刪節(jié)出版了刪節(jié)本,被譯成日文、意大利文、荷蘭文和西班牙文而廣為流傳。

《技術史》的四位主編均為當時國際知名的科學技術史學家。

辛 格(Charles Joseph Singer,1876-1960)系倫敦大學教授,著名的科學史、技術史、醫(yī)學史學家,曾任英國科學史學會主席,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長;

霍 姆亞德(Eric John Holmyard,1891-1959)系克利夫頓學院科學史教授,國際科學評論雜志《科學進展》主編,煉金術及化學史權威;

霍 爾(Alfred Rupert Hall,1920-2009)系倫敦大學科學技術史教授,英國科學史學會主席,軍事技術和牛頓研究權威;

威廉斯(Trevor Illtyd Williams,1921-1996),繼霍姆亞德之后任《科學進展》主編達40年,煉金術與化學史權威。

Ⅰ-Ⅴ卷由以上4人聯(lián)合主編,Ⅵ-Ⅷ由T·I·威廉斯主編。

054d6420189d0fd046bc26b12cbf1926

漢譯本的最初嘗試

早在1965年,中國科學院哲學所自然辯證法組為了編寫《工業(yè)技術史》,即開始有計劃地介紹國外世界技術史及技術哲學方面的知識,編印的《自然界的辯證發(fā)展——活頁資料》第一期的第1篇,就是牛津版《技術史》第Ⅰ-Ⅴ卷的詳細目錄(第7、8卷還未出版)。

20世紀80年代初,正是全國理論界、學術界擺脫多年極“左”思潮,開始面向世界,引入國外先進科學文化思想,研究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的關鍵時期,國內學術界、政策研究部門以及各級領導干部,急需了解掌握世界科學技術特別是技術的發(fā)展歷程與現(xiàn)狀??茖W技術史、自然辯證法等學界十分活躍,梅森(S·F·Mason)的《自然科學史》、丹皮爾(W·C·Dampier)的《科學史》、貝爾納(J·D·Bernard)的《歷史上的科學》等一批科學史著作被翻譯引進,然而技術史特別是技術通史類的著作,國內依然是個空白。

1981年,我在北京圖書館發(fā)現(xiàn)了《技術史》日文版,深為其內容浩瀚、圖文并茂所驚嘆,后來在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又發(fā)現(xiàn)了英文版。1986年,我與東北工學院遠德玉教授商議后,決定發(fā)動幾所工科院校出版社聯(lián)合翻譯出版,動員我國著名科技哲學專家陳昌曙和關士續(xù)教授聯(lián)合簽名發(fā)出倡議,這一倡議很快得到東北工學院、華中工學院、中南工業(yè)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成都科技大學、大連工學院等六所工科院校的支持,于1986年10月在華中工學院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成立了由關錦鏜、劉則淵、遠德玉、楊德榮、鄒珊剛、姜振寰組成的譯審委員會。考慮到經(jīng)費問題,決定分兩批出版,首先翻譯出版第V、Ⅵ、Ⅶ三卷,按該書的日文版模式,將每一卷拆分為上下兩冊,每所學校負責一冊,在此基礎上再考慮翻譯出版前4卷。為了節(jié)省印刷費,又決定將原擬16開精裝本改為32開平裝本。為統(tǒng)一譯稿及版式等方面的一些技術性問題,于1988年10月在東北工學院召開了第二次工作會議,制定了詳細的譯校規(guī)則和排版格式。我們當時的設想過于樂觀,計劃1987至1988年出版后3卷,1990年出版前4卷。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的閻康年先生對這部書的翻譯出版十分關心,1988年8月去英國訪問前曾與我聯(lián)系,建議請還健在的《技術史》主編之一的威廉斯先生寫一篇“中文版序”,我十分感謝他對我們工作的支持與理解,希望他促成此事。閻康年先生回國后帶回了威廉斯先生于1990年6月寫的“中文版序”,并親自譯成中文。威廉斯在“中文版序”里介紹了這部著作的編寫情由,說明了前5卷與后2卷的關系,并對中國同行翻譯此書表達了敬意。

各冊執(zhí)行編委對工作十分認真負責,他們盡可能選擇最合適的譯校人員,其中有許多是相關專業(yè)的專家。譯校者不畏譯事艱辛,他們?yōu)榕逡恍v史性術語和歷史事件,經(jīng)常要查閱大量資料,因此譯校質量在當時的條件下還是較高的。

然而,幾乎所有參與漢譯本出版的大學出版社都遇到了經(jīng)費不足、征訂量太少的窘境,除中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在關錦鏜先生努力下,于1989年最先出版了他負責的那冊外,其余5家出版社由于無力承擔出版費用而一再拖延,最后一冊是1997年出版的,六本小冊子出版了8年。

威廉斯十分希望得到這部書的中譯本,遺憾的是他生前只得到3冊,到1997年6冊書出齊后我寄給威廉斯夫人一套,她回信表達了謝意。

由于各冊書出版時間間隔太久,到最后一冊出版時能湊成套的數(shù)量已很少,而且各出版社為節(jié)省成本,使用的都是50克凸版紙,加之鉛字排版、腐蝕鋅板制作插圖,印制質量較為粗糙。更為困難的是,我們對《技術史》前4卷已無力再組織翻譯出版了。

12016cf19bec481941103dfe87f026b2

新的轉機

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隨著國家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國內學術空氣漸趨活躍,出版界開始注重出版精品學術著作。1999年春,清華大學劉兵教授和上??茖W技術出版社的編輯呂芳到哈爾濱開會順便來看我,我向他們講起這套書的出版坎坷,他們聽后很感動,呂芳答應回去動員他們出版社出版,并希望我協(xié)助聯(lián)系版權問題。我當即給威廉斯夫人和牛津大學出版社寫了信,不久后接到威廉斯夫人的回信,她高度贊揚中國同行們的工作,并答應親自去牛津大學出版社幫助聯(lián)系版權等事項。1999年6月我接到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傳真件,他們原則上同意出版中譯本,希望中方出版社與他們具體聯(lián)系。此間,上??萍汲霭嫔鐚⒋藭某霭嬉庀蜣D給了上??萍冀逃霭嫔?。2000年春,我把有關材料交給了上??萍冀逃霭嫔?。

上??萍冀逃霭嫔缃?jīng)過論證后,決意投入巨資出版這套書。2001年3月,與牛津大學出版社簽訂了《技術史》I-Ⅶ卷中文版出版權授權合同。2002年1月,在東北大學召開了《技術史》編譯委員會成立暨第一次編委會工作會議,上??萍冀逃霭嫔缟玳L兼總編輯翁經(jīng)義、副總編輯潘濤出席了這次會議,成立了以陳昌曙為主任,我與潘濤為副主任的編譯委員會。會議決定由大連理工大學王前、北京科技大學潛偉、清華大學曾國屏、上海交通大學辛元歐、東北大學遠德玉、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姜振寰、大連理工大學劉則淵各負責一卷的翻譯工作。會議討論通過了“翻譯出版計劃”和“翻譯體例”,決定用一年左右時間完成前4卷的翻譯和對已出版的后3卷中譯本的重新校譯。

各卷譯稿交上??萍冀逃霭嫔绾?,出版社組成了英文能力強、編輯經(jīng)驗豐富的編輯隊伍,每卷皆有專人負責。為了保證譯文的準確性,出版社在上海市科協(xié)的支持下,邀請眾多相關專業(yè)的專家對譯稿進行了審讀把關,全書按計劃于2004年12月出版。

這部書的順利出版,是與上??萍冀逃霭嫔珙I導敏銳的學術眼光、決策魄力與精品意識分不開的。這部書一開始即被列入該社的重點出版計劃,后又被增補為“十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這部書印制精良、裝潢精美,出版后很快獲得中國首屆優(yōu)秀出版物獎和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提名獎。

這套書從出版到現(xiàn)在已近17年,早已售罄,上??萍冀逃霭嫔缗c牛津大學出版社的合同也早已到期,而近些年來隨著國家科學文化事業(yè)的進步,科學技術史的教學和研究也呈現(xiàn)出蓬勃發(fā)展的大好形勢,許多知名大學創(chuàng)設了科學技術史學科,成立了相應的學院、系或研究機構,科研及政研部門也急需對技術的歷史有所了解。在新的形勢下,中國工人出版社的領導決定重新出版這套書,而且決定出版全集,即包括索引卷,并順利地與牛津大學出版社簽訂了出版全套圖書的合同。這是一個大膽而富有遠見的決定,它將使該書成為一套完整的、譯名規(guī)范統(tǒng)一、使用方便的技術史巨著流行于世。

上??萍冀逃霭嫔绠敃r雖然組織了一批專家進行審定,但是由于未翻譯索引卷,各卷中個別人名、地名、術語名的漢譯名不夠統(tǒng)一;個別術語譯名或內容翻譯有誤。在這次新版譯校開始前,中國工人出版社事先將索引卷中人名、地名、術語名初步譯出,要求各卷按索引卷進行校核,并按原書進行了各卷的校譯,這都極大地增加了譯文的準確性。中國工人出版社《技術史》中文版8卷本的出版,是我國學術界和出版界的一件大事,相信它一定會有助于我國學術界的繁榮。

從上述的介紹可以看出,這套書進入我國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4個階段:1965年有條件地介紹其目錄;1986年六所工科院校開始聯(lián)合翻譯出版后3卷;2004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正文7卷;2021年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包括索引卷在內的完整的8卷。從1965年到2021年計56年之久。

非常遺憾的是,此間,主持本書翻譯工作的東北大學陳昌曙教授、清華大學曾國屏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辛元歐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劉則淵教授先后辭世。

(原標題:牛津版《技術史》漢譯出版歷程)

[責任編輯:王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