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層干部身處輿情洶涌的網絡時代,及時掌握輿情動態(tài)、科學引導網絡輿論,是其治理水平和執(zhí)政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復雜多變的輿論環(huán)境,基層干部要不斷提升網絡輿論駕馭能力,了解網絡輿情動態(tài)、識別網絡輿情風險,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tài)的主動權、話語權。對此,基層干部應學網懂網用網,秉持疏勝于堵的基本原則,以平常心面對網絡輿情;學會科學研判,主動分析和把握網絡輿情走向;與網民形成雙向交互的良性溝通,在互動中引導網絡輿論走向。
【關鍵詞】基層干部 網絡輿情 【中圖分類號】D602 【文獻標識碼】A
在互聯(lián)網時代,網絡輿情極易發(fā)生,輿論溢出效應不容小覷?;鶎痈刹孔鳛榛鶎庸ぷ鞯?ldquo;領頭雁”,提升充分應對輿情的能力與水平,已成為不可回避的新課題。但是,目前有些基層干部在面對輿情事件時,不僅存在一定的能力短板,還存在回避和消極心態(tài),極易導致工作陷入誤區(qū)。因此,基層干部面向網絡“虛擬”社會,需提升網絡輿論駕馭能力,了解網絡輿情動態(tài)、識別網絡輿情風險,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tài)的主動權、話語權,在輿情中了解民心、順應民意并正確引導網民價值觀,實現(xiàn)“現(xiàn)實”工作向網絡政務拓展的跨越。
學網懂網用網,改變以往圍堵的處置心態(tài)
網絡輿論是民意和民情的體現(xiàn),對待網絡輿論問題,基層干部要秉持疏勝于堵,通浚強于阻隔的心態(tài)和理念。面對網絡形勢的變化,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學網、懂網、用網”?;鶎痈刹孔鳛榛鶎庸ぷ鏖_展的主心骨,應具備治網的本領和能力。與傳統(tǒng)工作相比,網絡具有極高的開放性、交互性與匿名性等特點,使網絡輿情呈現(xiàn)較普遍的“難控性”。科學有效應對網絡輿情,需要基層干部改變以往圍堵的處置心態(tài)為疏浚心態(tài)。
第一,堅持正面發(fā)布基層工作路線與方針,通過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氛圍,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實現(xiàn)方向性引導?;ヂ?lián)網時代,基層干部在開展工作時勢必需要面對網絡輿論場上的較量,若消極應對,則會使問題累積成破壞性的力量,反之,如果疏導有效,則會使其成為基層工作的助力?;鶎痈刹吭谛膽B(tài)上需形成通浚強于阻隔的理念,在行動上采取疏浚的措施,杜絕網絡輿情“潰堤”的危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第二,鍛造主動出擊、以引導為主的應對心態(tài)。面對負面輿論,基層干部需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正面應對,以便科學、有效地疏導負面輿論,盡可能降低不良影響。目前一些基層干部在面對輿情風波時,大多存在回避心態(tài),不僅容易導致負面輿論的泛濫,而且有損干部形象及政府公信力。面對復雜多變的輿情環(huán)境,基層干部只有鍛造主動出擊、以引導為主的應對心態(tài),才能夠更有效地遏制負面輿情的惡性蔓延??傊?,基層干部不應在輿情治理的挑戰(zhàn)中出現(xiàn)“心態(tài)掉隊”,應敢于應對,以平常心面對網絡輿情。
科學研判,主動分析和把握網絡輿情走向
基層干部科學應對輿情,對提高基層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個別基層干部對輿情應對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危機意識淡薄,喪失了引導輿論的主動權。因此,領導干部應學會科學研判,主動分析和把握網絡輿情走向。
第一,堅持“速度為上,內容為王”的應對原則,并以正向的心態(tài)賦予其全新的內涵。要形成應對輿情的前瞻性預判,提前布局,而不是在事件發(fā)生后被動地給出應急反應??梢酝ㄟ^網絡數(shù)據(jù)調查,分析網民的輿論熱點,研判網絡輿論走向,以便科學地提前制定應對措施,在問題發(fā)生時主動出擊,吸引輿論注意力,引導輿情的正向走向。第二,采取差異性管理措施,有針對性地因勢利導,并通過細分網民群體,暢通民意表達的途徑,實行“網上交心,網下服務”。第三,踐行“網上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愿,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對網絡虛假言論及時進行辟謠并予以嚴厲打擊。第四,擴大主流媒體“意見領袖”的聲音,通過其觀點正確、積極向上的評論,使主流言論占據(jù)輿論高地。第五,作為基層干部,應對輿情不僅要有雷厲風行的行動,而且要堅持“以輿治輿”的主動心態(tài)。在遵循網絡輿論場域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瞄準時間,主動設置議題,達成正向輿論引導的目的?! ?/p>
形成雙向交互的良性溝通,在互動中引導網絡輿論走向
第一,構筑“線上+線下”執(zhí)政模式。新時代,基層執(zhí)政勢必要全面覆蓋到線上,實現(xiàn)從線下向“線上+線下”轉變。這一網絡執(zhí)政模式的建立,需要明確主體地位問題。受傳統(tǒng)線下工作習慣的影響,個別基層干部認為,在網絡執(zhí)政中干部是主體,網民是客體,這一執(zhí)政心態(tài)極易導致網民與干部主體地位的對立,使網絡政務開展陷入誤區(qū)?;鶎痈刹恐挥忻鞔_網民的主體地位,擺正網絡政務開展的心態(tài),才能徹底轉變干部網絡執(zhí)政的權力觀,才能真正明白“為誰服務”“如何服務”的問題。
第二,練就雙元協(xié)同的政務心態(tài)。首先,應形成網絡政務雙主體心態(tài)。其次,要明確“虛擬”社會中形成的“虛擬”話語權,不以權力為標準,而以信息的質量與價值來衡量。基層干部在網絡政務開展過程中,應暢通網民表達見解和判斷的渠道,并在互動中引導網絡輿論走向,以雙主體網絡政務開展心態(tài),從網民的需要出發(fā),實現(xiàn)“為人民服務”。
第三,形成雙向交互的良性溝通。首先,基層干部要放棄“只說不聽”的獨白,更要杜絕“只聽不說”的失語,形成雙向交互的良性溝通,以掌握網絡話語權為核心,助推“虛擬”政務工作的有效運轉。基層干部需要眼里有網民、心里為網民,分析網民需求,與網民共建話語體系。通過打造入腦入心的“爆款產品”,以網民期待的方式宣傳基層思想和工作方針。其次,在鼓勵網民網絡參政議政的同時,約束和規(guī)范其網絡行為,強調網民合法參與、理性表達,減少網絡嘶喊,維護“虛擬”政務文明、有序、有力的開展。尊重民智,順應民心,達成官民共識,致力“虛擬”政務共治,捍衛(wèi)網絡“虛擬”社會的網絡民主地位,實現(xiàn)基層工作與民意的統(tǒng)一。
總之,在互聯(lián)網迅猛發(fā)展的今天,輿情的走向對基層現(xiàn)實工作有著強大的影響力,逐漸呈現(xiàn)線上線下雙向發(fā)展態(tài)勢?;鶎痈刹孔鳛榛鶎庸ぷ鞯闹鲗д撸杂X提升個人網絡素養(yǎng),增強網絡安全意識,擺正應對與處理網絡“虛擬”事宜的心態(tài),順應“虛擬”社會治理的旋律,做好輿情監(jiān)測分析、牢牢把握輿情工作的主動權、管理權與話語權,順應網絡、用好網絡,將基層工作從“現(xiàn)實”社會拓展到“虛擬”社會,并通過“虛擬”社會的服務與治理,再次回歸到“現(xiàn)實”社會中。
(作者為河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
【注:本文系2019年度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專題)項目“新時代高校黨的作風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9SJB713)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①文豐安:《基層領導干部的社會角色沖突及其治理》,《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6期。
②王立范、劉金祥:《基層領導干部健康心態(tài)的理論分析、現(xiàn)實邏輯與建構路徑》,《黨政研究》,2019年第6期。
③許雙雙:《全媒體時代黨政干部網絡執(zhí)政能力建設探析》,《經濟研究導刊》,2019年第22期。
④付小穎:《領導干部網絡安全能力建設存在的短板及解決思路》,《領導科學》,2019年第16期。
⑤龔晨:《推進“互聯(lián)網+”干部教育培訓創(chuàng)新發(fā)展》,《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9年第4期。
責編/李一丹 美編/王夢雅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