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實踐是青年學生練就過硬本領的“大熔爐”。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青年要成長為國家棟梁之材,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既多讀有字之書,也多讀無字之書,注重學習人生經驗和社會知識,注重在實踐中加強磨練、增長本領;要不怕困難、攻堅克難,到基層、到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做成一番事業(yè)、做好一番事業(yè)。
每年暑假,溫州大學里總缺不了那么一批熱愛公益,勇于實踐的大學生,他們烈日與酷暑,走出校園,來到鄉(xiāng)村、來到基層、來到西部…,開展一系列關乎教育、文化、經濟、健康等實踐活動。
他們尋訪身邊的美麗河湖,解碼周邊水質情況;他們描繪美麗基層,助力鄉(xiāng)村振興;他們關注留守兒童,讓孩子在家門口也能學到城市的精品課堂;他們關愛革命老兵、基層黨員,一起回顧崢嶸歲月,尋找入黨、從軍的初心;他們宣講國旗文化、非遺文化、禁毒文化等,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新青年的擔當……這個夏天,溫大青年以實際行動,深入基層,服務社會,書寫了青春的色彩。
感受滄桑巨變,助力鄉(xiāng)村振興
2005年,溫州大學商學院來新安老師開始擔任平陽縣馮宅村的經濟顧問,2006年,來老師帶領一幫大學生組成實踐隊進駐馮宅村,取名“青春相馮”,此后的13年,每年暑假來老師都會帶領實踐隊來到馮宅村,13年間,“青春相馮”實踐隊在來老師指導下,為馮宅村制定的“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被村委采納,馮宅村的孝文化被挖掘整合,馮宅村的鄉(xiāng)村規(guī)劃和布局變得井然有序;13年間,馮宅村相繼榮獲“浙南孝悌第一村”,省級文明村、森林村、宜居示范村、市級村莊整治合格村、文化示范村、生態(tài)綠化村、縣級衛(wèi)生先進村、民主法制村,森林村莊等榮譽稱號,2017年更是被評為全國文明村。今年,“青春相馮”實踐隊如約來到馮宅村,通過開展“為長輩理發(fā)”“家務承辦”“團員餃子宴”等活動,進一步加大對孝文化的宣傳。并在對過去一年的發(fā)展情況進行收集、分析、反饋的基礎上,結合當前馮宅發(fā)展模式的特色和時代背景做出新的改變和規(guī)劃,此外,實踐隊還在用自身所學協(xié)助馮宅村兩委成員申報溫州市生態(tài)文明教育基地。
龍背村、外村、底村、中村、垟頭村、五四村、上村……這個夏天,來自溫州大學筑夢—新時代大學生參與鄉(xiāng)村振興調研實踐隊的45名實踐隊員,將他們的青春背影留在了文成縣各村落的鄉(xiāng)間小路上,“我們是從僑鄉(xiāng)文化、基層黨建,村落規(guī)劃、村史研究等四個方面開展調研,了解現(xiàn)況,并結合我們隊員專業(yè)技能,形成調研報告,提交給當?shù)卣?rdquo;實踐隊隊長說道,“目前我們的涉及四各方面調研報告初稿已經完成,每份都在5000字以上,關于僑鄉(xiāng)文化的都寫到了10000字以上了”,話語間透著一份驕傲與自豪。
唱響主旋律 講述國旗的故事
“媽媽,我們和國旗合個影吧!”7月10日,由溫州大學國旗護衛(wèi)隊“青春旗幟”實踐隊組織的“我和國旗合個影”主題活動在溫州道德觀如期舉行,簡單的一面國旗,短短的2個小時時間,30余組市民自發(fā)與國旗合影,他們當中有兒童、有大學生、有成人、也有老人,他們姿勢不同,或點贊,或敬禮、或情不自禁的輕聲歌唱,他們再用最樸實,最真摯的方式表達他們對國旗的敬意,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我們國旗的設計者曾聯(lián)松先生正是溫州大學的校友,為宣揚國旗文化、慶賀建國周年。這個暑假,溫州大學組建國旗護衛(wèi)隊“青春旗幟”實踐隊,通過國旗文化知識講座、知識競賽、知識問卷、升旗活動等多種形式,宣講著國旗文化。
尋訪革命老兵 重溫紅色記憶
徐憲拱老人,89歲,1948年入伍,1951年入黨,參軍三十余年,當過游擊隊,做過警務員,還駕駛坦克參加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退伍后,回到老家懷溪鎮(zhèn)水口村擔任村支書依舊不忘為百姓服務。7月14日,面對溫州大學“惜陽”實踐隊的來訪,老人很高興,一邊回憶軍旅生活,一邊告誡實踐隊員,“你們年輕人要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有用的人,一個國家就是要靠人民的覺悟,靠人才,靠你們這一代人。”徐老先生推心置腹的一席話,令所有隊員們都受益匪淺。
黃天益,76年入伍,入伍不到2個月,唐山大地震發(fā)生了,黃天益老人隨部隊第一時間趕往災區(qū)開展救援,隨時發(fā)生的余震并沒有讓他退縮,救災結束,黃天益老人主動請纓,留在唐山參加災后重建,這一呆,就是三年。
這個夏天,溫大“惜陽”實踐隊慰問了35位革命老兵,通過聆聽革命老兵故事,給老兵們打開了一扇陳述的窗戶,也讓大家一起重溫那段紅色記憶,弘揚革命精神。“跟那些前輩在一起聊天,就像看書,感受不到年齡帶來的差距,每一句話每一個故事都值得回味。”“惜陽”實踐隊隊長宋亦男這樣說道。
江心嶼革命烈士紀念館、虹橋起義紀念碑亭、南塘革命烈士紀念館、翁垟紅巾軍起義遺址、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紀念碑、中共浙江臨時省委成立舊址、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溫州大學老兵時代暑期社會實踐隊在尋訪革命老兵的同時,也對甌越大地上的紅色文場館與舊址進行了尋訪與調研。
呵護童心童趣 支教逐夢成長
“小朋友們,通過我們的講述,你們覺得葉挺鵬爺爺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7月14日,平陽縣騰蛟鎮(zhèn)蘇步青學校內分外熱鬧。一群來自溫州大學青韻實踐隊的隊員們正給當?shù)氐男∨笥褌冎v授紅色教育課程之品德篇,生動有趣的語言,孩子們聽得認真。
平陽作為革命老區(qū),具有豐富的紅色文化底蘊,溫州大學青韻實踐隊從2012年扎根平陽騰蛟,在探尋紅色文化的舉基礎上,結合當?shù)丶t色文化資源設計了一整套紅色文化課程:紅色文字之語文課、紅色科學之實驗篇、紅色旋律之音樂篇、紅色姿態(tài)之書法篇、紅色情懷之朗誦篇、紅色妙手之美術篇、紅色精神之品德篇等。“通過上紅色教育課,讓我認識到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很多可愛的革命前輩們奮斗的結果,他們都是我們的榜樣,我要跟他們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參加紅色課程的陳俊杰小朋友說道。
從溫州到青川,2300公里,36個小時的綠皮火車,堅守十年的初心不變,十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給青川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溫州大學作為一所地方高校派出21名青年學子來到青川進行支教,取名溫蜀。十年間,溫蜀實踐隊共有150名余名成員參加支教,受教兒童人數(shù)累計達1000余人次(包括留守兒童300余人次),支教各類課程共5500余課時,十年后,溫蜀實踐隊不忘初心如約而至,來到青川縣竹園小學進行支教活動。今年夏令營的報名人數(shù)創(chuàng)歷史新高,有170多人,在招生和家訪過程中,隊員們了解到本次留守兒童在學生中占比約40%,所以本次支教活動新增了溫蜀心理輔導站,旨在進一步關愛山區(qū)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立足僑鄉(xiāng)特色 傳承僑鄉(xiāng)文化
如果你累了,請你靠一靠祖國的肩,僑聯(lián)與你心心相連···”伴隨著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2019年“中國尋根之旅”華裔青少年夏令營“相約溫州營”溫州大學分營在溫州大學報告廳拉開帷幕,出席開營儀式的領導、志愿者以及營員在現(xiàn)場一起聆聽這首代表華僑華裔心聲的歌,歌聲在報告廳久久回蕩,每一顆澎湃的心也久久不能平靜。
這已經是溫州大學連續(xù)二十年承辦“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而今年溫大分營也成了歷年來規(guī)模最大,參與人數(shù)最多的一年,有來自法國、德國、意大利、葡萄牙等14個國家的232位華裔青少年參加此次夏令營。中華領袖營、中華武術營、中華音樂營、中華才藝營、中華設計營,五大營設置獨特,溫州大學的廣大師生試圖用全方位的形式增進優(yōu)秀華裔青年對祖(籍)國以及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的了解、認識,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化。眾所周知,溫州是著名的僑鄉(xiāng),據不完全統(tǒng)計,如今有50多萬溫州人遍布在8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挖掘“僑文化”,關愛僑界留守兒童,一直以來都是溫州大學暑期社會實踐的重要內容。今年夏天,溫州大學“親情中華”溫州僑界留守兒童快樂營再出發(fā),文成玉壺、瑞安湖嶺、甌海仙巖、鹿城七都、永嘉烏牛……150余名溫州大學志愿者兵分10路走進僑鄉(xiāng)開始暑期實踐,與800余名僑屆留守兒童共度暑假。
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
青春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需要緊跟時代潮流,聚焦社會熱點,五水共治、科普反邪、禁毒教育、非遺傳承……伴隨夏日熱浪與陽光的,還有溫大各支實踐隊扎根各地,揮灑著閃光的青春汗水。
7月伊始,溫大“綠向導”暑期實踐隊隊員陸續(xù)走進郭公山社區(qū)、高教博園社區(qū)、澤雅水庫等地,開展了治水宣講、問卷調查、水質檢測等活動,將治水理念根植入家庭和社區(qū)。隊長陳欣婭說,“五水共治就是‘吾’水共治,我們都應該節(jié)水、愛水、護水。”
這個暑假,溫州大學“無毒有我”暑期社會實踐隊走近緝毒犬,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打造了一只溫州本土的“網紅”緝毒犬,并結合傳統(tǒng)禁毒知識的教學與宣傳,走進戒毒教學實驗基地及社區(qū),以此提高民眾的毒品預防教育知識。
在樂清與平陽鰲江,溫州大學“科普反邪”暑期社會實踐隊兵分兩路開展反邪教育,問卷調查、實地走訪、網絡建設、反邪課堂、知識競賽、反邪漫畫、海報繪制、電影放映、反邪晚會、拍攝反邪微電影……這支連續(xù)7年的浙江省反邪教工作優(yōu)秀實踐團隊在堅持每年傳統(tǒng)實踐活動的同時也積極探尋反邪宣傳的新活動。
繁華的溫州市區(qū)解放街上,有一家“修補時間”的老店——強達強達鐘表文化中心。店內,身著白色工作服的國家級鐘表修復大師陳強達正在為來自溫州大學的甌越匠心實踐隊的隊員們展示鐘表修復技藝,作為浙江省首批“萬人計劃”高技能領軍人才之一,鐘表界的“福爾摩斯”,陳強達從上千個繁復勾連的細小零件中找出關鍵疑難所在的技藝讓實踐隊員們嘆為觀止,這更加堅定了隊員們深入學習鐘表文化,傳承弘揚鐘表修復技藝這項非遺文化的決心。
據悉,2019年,溫州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暨新青年下鄉(xiāng)集中行動以“助推兩區(qū)建設,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為主題,圍繞“祖國新時代,青年新作為”、“五四精神”永放光芒、“新青年下鄉(xiāng)”助力鄉(xiāng)村振興、開辟“兩山”理論新境界、助力溫州“兩區(qū)”建設、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最多跑一次”實踐調研、美麗中國實踐調研、“三禁三防三自一反、清朗網絡空間等十大核心內容組建實踐隊伍152支,參與人數(shù)超過4000名,18級大一學生的覆蓋率超過98%。
在這眾多實踐隊伍中,更有多支實踐隊入選各級重點項目。溫州大學法學院“親情中華”溫州市僑界留守兒童快樂營第十季暑期實踐隊等10支暑期社會實踐隊入選2018年溫州市“新青年下鄉(xiāng)”活動暑期集中性社會實踐重點團隊。溫州大學甌江學院“藝期一繪”等9支暑期社會實踐隊入選溫州網重點媒體支持項目。溫州大學學生會“筑夢:新時代大學生參與鄉(xiāng)村振興調研暑期社會實踐隊”等12支隊伍獲團中央2019年知行計劃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