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加速地區(qū)一體化步伐
美國總統(tǒng)競選已進入白熱化階段,關于全球化的功過是非是美國國內辯論的焦點之一。其實早在幾個月前的“英國脫歐”公投后,就已引發(fā)了人們對全球化進程逆轉和“去全球化”等話題的討論。全球化和“去全球化”兩股力量的博弈究竟誰占上風?全球化是在持續(xù)深入發(fā)展還是“去全球化”時代正在來臨?這也是判斷當前國際形勢走向的一個重要方面。
民間情緒的“反全球化”上升為政策層面的“去全球化”
上世紀90年代全球化快速發(fā)展,全球貿易以兩倍于世界經濟的增速發(fā)展,歐洲一體化快速推進,歐元誕生并投入使用。
伴隨著全球化推進的同時,西方社會也同時興起了以反對自由貿易和金融自由化為主要內容的“反全球化”運動。亞洲金融危機以后,“反全球化”運動進入高漲階段,世界貿易組織西雅圖會議的失敗和期間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更被看作是對全球化的一次挫敗和“反全球化”運動的標志性事件。但當時的“反全球化”還停留在民間情緒的宣泄上。
2008年金融危機后,全球化開始面臨全局性和內生性的停滯,特別是在西方社會內部“去全球化”浪潮來襲。國際貿易增速顯著放緩、要素流動不暢、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鄰為壑氣氛濃厚。
與此同時,西方國家開始從理論和政策層面主動“去全球化”。上世紀90年代在全球化大潮的裹挾下,新自由主義成為全球的主流經濟思想。倡導自由貿易、市場主義的“華盛頓共識”一度指導著各國的經濟實踐。但是,全球金融危機后,新自由主義式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fā)文對新自由主義提出批評,認為其所倡導的政策加劇了社會不平等和市場動蕩,而IMF和世行等機構正是當年新自由主義的倡導者。
作為全球化的主要推動者,西方國家政府也加入到了“去全球化”的隊伍中。美國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TPP和TTIP,意圖構建新的全球貿易規(guī)則,使代表全球貿易體系的世界貿易組織邊緣化?,F在,美國總統(tǒng)競選人又都明確反對TPP和TTIP,欲放棄區(qū)域自由貿易,更是全球化進程的大倒退。歐洲一體化曾是地區(qū)一體化的旗幟和典范,“英國脫歐”卻導致歐洲一體化遭遇重大挫折。
西方社會“去全球化”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給各國和各階層帶來了新的不平等。2005-2014年,25個高收入經濟體有65%-70%的家庭實際收入停滯甚至下降。受益于全球化的贏家忽視中低收入群體的訴求,導致西方民粹主義風潮盛行,歐洲難民危機進一步加劇了西方社會的內部矛盾。“英國脫歐”和美國選舉中的“特朗普現象”即是民粹主義對全球化的逆襲。此外,主要由西方推動的全球化,結果卻是發(fā)展中國家也從中受益并迅速追趕西方國家,導致西方國家心理失去平衡,并對全球化產生了“戒心”。
新舊動力交織作用,全球化進程不可逆轉
雖然“去全球化”強勢逆襲,但是全球化作為一種內生的趨勢,很難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放緩,即使是全球化的輸家也在享受著自由貿易帶來的低廉商品價格和便利。并且,目前全球化的發(fā)展呈現出不同以往的一些新特點:
技術創(chuàng)新不可逆轉。很多國家收入不平等加劇,主要原因是技術創(chuàng)新而不是貿易和移民,雖然政客們可以解決貿易和移民問題,但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腳步不會停頓,已發(fā)明的技術也抹殺不掉,除非一國抗拒自身經濟的自動化和數字化。
生產全球化向生活方式的全球化擴展。便捷的交通和互聯網使全球高度一體化,跨國旅行和跨境購物參與的人數越來越多,資源在全球范圍低成本配置,全球化進程實難逆轉。
沿海全球化向內陸全球化縱深發(fā)展。過去,全球化主要靠貿易和金融的互動連接,表現形式主要是港口或金融中心的一體化。但是隨著跨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互聯互通,全球化向內陸聯通延伸,歐亞大陸的快速一體化就是明顯的佐證。
推動全球化發(fā)展的動力由西方國家轉向發(fā)展中國家。過去全球化的主要動力來自發(fā)達國家,但是隨著發(fā)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的貢獻超越西方國家,它們同時也將成為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量,全球化從西方模式的全球化發(fā)展為真正意義的全球化。發(fā)展中國家參與全球化的人數更多、也更期盼全球化,推動全球化發(fā)展的動力將更強勁、更持久。
在全球化發(fā)展出現上述新動力的同時,推動全球化發(fā)展的資本、技術等原有動力并未消失。資本逐利的本質及各大央行注入大規(guī)模流動性,致使各地區(qū)的資金流規(guī)模上升,金融全球化加速發(fā)展,助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進程。技術進步更是如此,只要擁有一部智能手機,與數字化有關的信息、金融、購物、娛樂等活動就可以零成本交換,技術進步將會為信息和理念的交流提供更多的機會。
中國引領全球化應對西方“去全球化”
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zhàn)沒有國際通用的解決方案,各國必須結合國內的實際從自身做起。
作為世界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中國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過去三十年,中國經濟快速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國家參與國際治理的能力增強。
中國同時更是全球化的積極推動者。在西方世界“去全球化”的潮流面前,中國努力“以善治示全球、以創(chuàng)新領潮流”,引領全球化的發(fā)展,為推動世界經濟發(fā)展貢獻著“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首先,我們正在致力于“一帶一路”沿線的一體化。“一帶一路”就是中國順應全球化潮流而提出的倡議,通過跨境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推動沿線國家在政策、設施、貿易、資金和民心的融合,加速地區(qū)一體化步伐。此外,中國通過實施“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網絡”的自貿區(qū)戰(zhàn)略,也可為全球貿易和投資注入新的動力。
其次,我們在大力推動和發(fā)展以互聯網為核心的信息經濟。通過互聯網在各個行業(yè)的滲透、融合和顛覆,在改造傳統(tǒng)產業(yè)實現升級的同時,催生更多的新興產業(yè),為全球經濟融合發(fā)展騰挪出新的空間和自由度。
最后,我們正在嘗試從理念上引領全球化。在西方的理論指導受到質疑的情況下,結合中國的成功實踐,將源自本土、代表先進生產力和生產方式的理念與世界共享,為全球化提供新的理論指導,這也是當前時代賦予我們的新使命。
(魏民,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