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強經濟學”( Likonomics)這個名詞一經問世,迅速成為全球媒體的熱點。其原因大概有如下幾點。其一,李克強總理擁有經濟學博士的背景,賦予政策創(chuàng)新的想象空間。早在2010年,英國著名雜志《經濟學人》就推出了“克強指數(shù)”,用于評估中國GDP增長量的指標,主要包括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貸款發(fā)放量。
其二,經歷30多年高速增長的中國經濟,在迎來政府換屆的同時也迎來了關鍵轉型期。李克強和其團隊如何引領經濟實現(xiàn)這一驚險跨越,全球屏息關注。
其三,以世界第二的GDP規(guī)模、7%左右的經濟增速,中國已然成為左右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變量。中國經濟能否轉型成功,是未來數(shù)年全球經濟和金融領域的大事件。
給定中國復雜的政治經濟情勢,“克強經濟學”還只是一個內涵不斷豐富的概念,其準確內涵到底是什么,需要不斷試驗,即使李克強總理本人亦不可能事先擁有一個完美方案。因此,所有對“克強經濟學”的分析都屬于猜想,本文亦不例外。還應明確,“克強經濟學”其實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經濟工作方針、政策、思想的概括與結晶。政府經濟工作的突破與進展,離不開其他領域的大力配合。
猜想1:去杠桿化
本世紀以來,中國貨幣超發(fā)現(xiàn)象明顯。中國GDP不到美國的一半,但M2存量按匯率折算已超過美國M2存量。在2008年金融危機后全球新增M2中,中國占50%左右。貨幣超發(fā)勢必帶來通脹威脅,雖然2011年下半年之后連續(xù)12次提高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遏制了通脹水平,但卻導致了經濟增速持續(xù)下滑。
因此,中國經濟已經陷入了兩難:繼續(xù)財政貨幣刺激,會加劇貨幣超發(fā),引發(fā)更大規(guī)模的通脹和資產價格泡沫風險;停止財政貨幣刺激,有可能導致經濟硬著陸。李克強總理對此清醒地認識到,“在存量貨幣較大的情況下,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速較高。要實現(xiàn)今年發(fā)展的預期目標,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資,空間已不大,還必須依靠市場機制??要通過激活貨幣信貸存量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可以預見,“去杠桿化”,至少避免進一步的杠桿化,將是本屆政府的“中長期任務”。
雖然去杠桿化勢在必行,但絕不能操之過急。從國際經驗來看,去杠桿化很容易引爆金融危機,不久前的“錢荒潮”即為警示。去杠桿化對經濟增速的負面影響,必須通過體制改革釋放的增長空間來“對沖”。由于體制改革及其效果的顯現(xiàn)需要相當時間,去杠桿化也只能漸進地推進。
猜想2:如何“保下限”?
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的經濟增速持續(xù)下滑,已經導致市場普遍憂慮;實體經濟低迷,存貨和應收賬款增加,債務風險浮出水面。就短期而言,應首先穩(wěn)住經濟,為接下來的三中全會啟動改革營造寬松的宏觀經濟環(huán)境。因此,李克強總理提出了“經濟增長率不滑出下限”。穩(wěn)增長易,但還要考慮用什么方法去穩(wěn)增長及其可能付出的代價,畢竟“4萬億”殷鑒不遠。
阻止經濟下滑的方法有三:1)財政貨幣刺激,這是老路子,見效快但負作用大。2)通過體制改革釋放紅利。此乃根本之策,但體制改革需要精心設計、穩(wěn)步推進,且其效應也存在一定時滯,難挽短期經濟頹勢。3)放松過于僵化的房產調控。給定貨幣超發(fā)的現(xiàn)實,房價下跌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加之土地出讓金和房地產相關稅收對地方財政收入貢獻達50%,過度打壓房地產后果難料。
房地產吸納了大量貨幣,對中國經濟具有積極的作用??紤]到房地產對GDP增長高達20%左右的貢獻率,適當放寬前些年不合理的房產調控政策,是保下限的次優(yōu)選擇。
猜想3:如何釋放改革紅利?
李克強總理甫一上任就提出“改革是中國經濟最大的紅利”,頗具戰(zhàn)略視野。雖然過去十年被一些學者批評為“改革失去的十年”,但這反而為本屆政府積累了較大的改革勢能??梢哉f,十八屆三中全會出臺什么樣的改革方案,這是考驗“克強經濟學”的關鍵。
如果不能啟動實質性的體制改革,經濟政策仍將疲于短期化的左支右絀。這次改革是攸關中國未來十年國運的關鍵戰(zhàn)役。但我們絲毫沒有理由樂觀,因為改革最大的阻力是政府官員不愿放棄手中的權力,官員又是改革方案的操刀者。要打破這種改革的悖論,一要靠政治家的清醒頭腦和敢于觸動利益的魄力,一要靠民眾特別是社會精英的積極參與,形成改革的強大合力。
猜想4:如何推進城鎮(zhèn)化?
歐美經濟徹底擺脫危機需要一個漫長的調整和復蘇過程,中國投資率已接近50%的歷史高位且地方政府債務不可持續(xù)。鑒于此,中國經濟必須尋找新的增長點。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城鎮(zhèn)化的確是一大亮點。
經過學界的積極探討,中央已經明確要推動“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zhèn)化”。強調這一點,是為了避免地方政府官員在政績和尋租動機驅使下,掀起轟轟烈烈的造城運動,營造更多“鄂爾多斯鬼城”,留下巨額政府債務。
筆者以為,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關鍵是逐步打破戶籍制度的屏障,同時為新來的人群提供合理的社會保障。對于一些學者質疑的“城鎮(zhèn)化需要天量資金投入醫(yī)療、教育等領域”的問題,完全不必擔憂。因為現(xiàn)在無數(shù)民間資本非??释M入醫(yī)療和教育領域投資,政府所需要做的只是降低進入門檻,并提供公平的制度環(huán)境,切實保護民間資本。
猜想5:中國經濟如何升級
舊版的中國經濟,其主要特征是政府主導、投資驅動、依靠資源投入的粗放式增長。筆者以為,中國經濟的升級版,應該具有以下特征:市場主導、消費驅動、創(chuàng)新發(fā)展。
要從投資驅動過渡到消費驅動,就必須大幅度推進收入分配體制改革,改變居民收入占GDP比重不斷下滑的局面;要創(chuàng)新發(fā)展,就必須營造法治、公平的市場環(huán)境,激發(fā)企業(yè)家精神,扭轉企業(yè)家結交權力的局面。
顯然,打造經濟升級版的關鍵,就是李克強總理所言: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
猜想6:學習“里根經濟學”
美國前總統(tǒng)里根在1981年-1989年執(zhí)政期間,推行“里根經濟學”(Reaganomics),造就美國上世紀80年代后的經濟持續(xù)繁榮,影響深遠。
里根上臺前的上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陷入了“滯脹”:高通脹與高失業(yè)并存。如何走出凱恩斯主義難以克服的困境?里根采納了“供給學派”的政策主張,其核心是“拉弗曲線”:通過減稅刺激經濟,不僅使企業(yè)和個人受益,而且?guī)矶惢臄U大,進而使得政府財政收入可持續(xù)地增長。
里根在1981年2月向國會提出的經濟復興計劃主要內容是:1)削減財政開支,減少財政赤字,至1984年實現(xiàn)預算收支平衡。2)大規(guī)模減稅,三年內減少個人所得稅,對企業(yè)實施加快成本回收制度等稅收優(yōu)惠。3)放松政府對企業(yè)規(guī)章制度的限制,減少國家對企業(yè)的干預。4)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的增長,實行穩(wěn)定的貨幣政策以抑制通貨膨脹。
中國經濟目前雖然沒有陷入“滯脹”,但其兩難處境卻頗為類似:壓通脹則經濟下滑,刺激經濟則通脹加劇。可以說,“里根經濟學”是“克強經濟學”的寶貴教材。
以行為本
綜上所述,“克強經濟學”目前還只是個內涵不斷豐富的概念,需要在實踐中不斷試錯、修正。就筆者期望而言,“克強經濟學”的核心是“去杠桿化”和“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為降低“去杠桿化”引發(fā)金融危機的風險,必須以新的增長動力來對沖:適度放寬房地產調控、推進新型城鎮(zhèn)化。但是,“克強經濟學”的真正看點在于如何通過體制改革釋放經濟增長紅利,要做到這點,有必要借鑒以減稅和放權為核心的“里根經濟學”。
管理大師德魯克有句名言:“管理的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對“克強經濟學”而言,這句話同樣值得觀察家們銘記于心?!??
作者為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zhí)行副院長
